
厌氧合成生物学通过改造厌氧微生物的代谢网络,实现绿色能源生产、污染物降解、高价值化合物合成等重大需求,其发展高度依赖对气体微环境的精准调控能力。传统厌氧培养设备存在气体控制精度低、环境稳定性差、操作复杂等缺陷,制约了厌氧微生物代谢机制研究与工程菌株开发。博清生物科技(南京)有限公司研发的三气培养箱基于进口PT100传感器与闭环控制技术,实现O₂(0~21%)、CO₂(0~20%)、N₂(平衡气)的独立可编程调节,配合304不锈钢密封内胆与HEPA过滤系统,构建了低氧波动(±0.2%)、低污染风险的厌氧培养环境。该设备在环境工程、生物医药、微生物组学等交叉学科的应用,正推动厌氧合成生物学从实验室基础研究向产业化应用跨越。
一、博清生物三气培养箱核心技术特性
(一)多气体精准调控系统
设备采用直接加热与气体对流均衡设计,支持厌氧(O₂<0.5%)、缺氧(O₂ 0.5~2%)及动态气体梯度模拟(如O₂从21%降至0%的厌氧转化过程)。其7寸触摸屏可实时显示并记录气体浓度、温度、湿度参数,数据支持Excel/CSV格式导出,为代谢机制研究提供量化分析基础。针对严格厌氧菌(如产甲烷菌、拟杆菌属)培养需求,O₂浓度可稳定控制在0.1%以下,配合5~10% CO₂浓度调节,模拟肠道、深海等自然厌氧生境。
(二)低干扰培养环境构建
箱体采用硅胶密封门体与独立控制系统,箱门开启时自动停止空气循环,减少气体流失与外界污染;半圆角内胆设计无清洁死角,配合紫外灭菌功能,有效降低杂菌污染风险(污染率<0.1%)。在长期培养实验中(如30天菌株驯化),温度波动≤±0.1℃,CO₂浓度稳定性±0.1%,保障厌氧微生物代谢活性的一致性。
(三)多场景适配能力
设备提供80L、160L、200L三种容积选项,功率范围400~700W,适配从菌株筛选(微量培养)到工艺优化(中量发酵)的全流程研究。其可编程控制功能支持“好氧-缺氧-厌氧”交替环境模拟,满足生物脱氮除磷、污染物梯度降解等复杂实验需求。
二、交叉学科融合应用与案例
(一)环境工程×厌氧合成生物学:难降解污染物治理
工业废水中的苯酚、抗生素等难降解污染物,传统工艺降解率通常低于40%。利用博清生物三气培养箱构建“低O₂(1%)+高CO₂(8%)”模拟体系,对接种自化工园区废水的活性污泥进行驯化,通过梯度气体实验(O₂ 0.5%~3%)筛选耐毒菌株。结果显示,经2周驯化的菌株对苯酚(COD≈2000mg/L)降解率提升至85%,最优工艺参数确定为O₂ 1.5%、CO₂ 5%。在制药废水处理中,该设备通过模拟厌氧段环境(O₂ 0.2%、CO₂ 5%、N₂ 94.8%),优化产甲烷菌代谢条件,使甲烷产率从0.15m³/kg COD提升至0.28m³/kg COD,工艺效率提升87%。
(二)微生物组学×医学:厌氧菌群功能解析
肠道菌群中的拟杆菌属等严格厌氧菌,其体外培养需严格厌氧环境。博清生物三气培养箱通过调节O₂<0.1%、CO₂ 5%、N₂ 95%的气体比例,成功实现拟杆菌属的体外稳定培养,为肠道微生物组学研究提供纯净菌株资源。在粪菌移植研究中,利用该设备构建厌氧保藏体系(O₂ 0.3%、CO₂ 3%),使功能菌群保藏期从3个月延长至1年,移植后肠道菌群定植率提升40%。
(三)合成代谢工程×生物制造:厌氧产物合成优化
产氢产甲烷菌的代谢调控是生物能源领域的研究热点。通过博清生物三气培养箱精准控制厌氧环境(O₂ 0.2%、CO₂ 4%),结合代谢工程改造,优化产甲烷菌的乙酸代谢通路,使甲烷产量提升32%。在厌氧发酵生产丁醇的研究中,设备通过动态调节O₂浓度(0.1%~0.5%),抑制副产物乙酸生成,丁醇转化率从65%提升至82%,验证了气体微环境对厌氧合成代谢的调控作用。
(四)环境修复×极端微生物学:极端厌氧环境模拟
垃圾填埋场、深海沉积物等极端厌氧环境中的功能微生物,具有独特的代谢潜力。博清生物三气培养箱可模拟高CO₂(10%)、低O₂(0.1%)的极端气体环境,研究微生物适应性机制。在电子废弃物污染场地修复中,利用该设备筛选出耐重金属 - 有机污染物复合胁迫的厌氧菌株,构建复合菌群修复系统,使土壤中多环芳烃降解率提升58%,重金属(Cd²⁺)固化率达72%。
三、挑战与未来展望
当前厌氧合成生物学研究仍面临设备成本较高、多参数协同调控机制不明确、实验室成果向产业化转化难等问题。博清生物三气培养箱需进一步优化:(1)开发多气体-温度-湿度协同控制算法,提升复杂代谢网络调控精度;(2)拓展微型化与高通量型号,降低科研机构使用门槛;(3)构建厌氧合成生物学实验数据库,实现设备参数与菌株代谢特性的智能匹配。
未来,随着设备与人工智能、微流控技术的深度融合,博清生物科技(南京)有限公司研发的三气培养箱有望在厌氧微生物基因组编辑、极端环境生物修复、厌氧疫苗生产等前沿领域实现更大突破,为“双碳”目标下的绿色生物制造提供核心装备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