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清生物自动分液系统在生命科学研究高通量药物筛选中的应用研究

Jul,14,2025 << Return list

2.jpg

在生命科学研究领域,高通量药物筛选作为发现潜在治疗药物的关键技术,正随着疾病谱的复杂化和治疗需求的多元化而愈发重要。传统药物筛选方法依赖人工操作,不仅效率低下、误差率高,还难以满足大规模化合物库筛选的需求。而高通量药物筛选通过自动化技术与微型化实验体系的结合,可在短时间内对成百上千种化合物的生物活性进行检测,显著加快了药物研发进程。

博清生物科技(南京)有限公司研发的自动分液系统作为高通量药物筛选中的核心设备,凭借其精准的液体处理能力、高效的操作流程以及强大的系统整合性,为生命科学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从抗肿瘤药物的早期筛选到抗病毒药物的快速鉴定,该系统在多个研究领域展现出不可替代的应用价值,成为推动创新药物研发的重要力量。

博清生物自动分液系统在高通量药物筛选中的关键应用

一、化合物库的快速构建与梯度稀释

在高通量药物筛选中,化合物库的构建是首要环节。博清生物科技(南京)有限公司研发的自动分液系统通过精准的体积控制,可实现对上万种化合物的快速分装。以96孔板为例,系统能在短时间内完成单块板的化合物转移,且相邻孔间的体积偏差小于1%。对于需要多浓度梯度的筛选实验,系统支持连续稀释功能,通过设定起始浓度和稀释倍数,自动完成10-12个梯度的化合物溶液制备,每个梯度的浓度误差控制在3%以内。

二、细胞接种与药物处理的自动化实施

细胞模型的均一性是影响药物筛选结果的关键因素。博清生物科技(南京)有限公司研发的自动分液系统的细胞接种功能通过柔和的液体分配方式(流速可调节至5-50μL/s),减少了对细胞的机械损伤,细胞存活率较传统移液枪接种提高15%-20%。在96孔板中,每孔细胞数量的变异系数(CV值)可控制在5%以下,确保了实验条件的均一性。

在药物与细胞的共孵育环节,系统能按照预设程序精准添加不同浓度的化合物,并严格控制加样时间差(单块96孔板的加样完成时间小于10秒),避免了因处理时间不一致导致的实验偏差。某抗病毒药物筛选实验中,利用该系统对感染病毒的细胞进行药物处理,成功实现了1,200 种化合物的同步作用,准确筛选出3种具有显著抑制活性的候选药物。

三、检测试剂的精准添加与反应终止

高通量筛选的检测阶段往往需要添加多种试剂(如显色剂、荧光探针等),对加样精度和时机要求极高。博清生物科技(南京)有限公司研发的自动分液系统的试剂添加模块支持多种体积范围(0.1-1,000μL),并可通过编程设定不同试剂的添加顺序和间隔时间。在酶促反应检测中,系统能在反应达到预设时间时自动添加终止液,确保每孔的反应时间误差不超过±1秒,极大提升了检测数据的准确性。

以基于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的蛋白酶抑制剂筛选为例,系统在添加底物后精确控制反应时间,随后同步加入终止液,通过与酶标仪的联动检测,成功区分出IC50值差异小于10nM的化合物,展现了其在精细反应控制中的优势。

博清生物科技(南京)有限公司研发的自动分液系统凭借其高精度、高通量和智能化的技术特性,在生命科学研究的高通量药物筛选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从化合物库构建到细胞实验处理,再到检测反应控制,该系统全面提升了筛选效率和数据质量,通过实际案例验证了其在抗肿瘤、抗菌等药物研发领域的应用价值。尽管在复杂样品处理、维护成本等方面仍存在挑战,但通过技术优化和流程改进,这些问题有望逐步解决。

未来,博清生物科技(南京)有限公司研发的自动分液系统的发展方向将聚焦于三个方面:一是开发多功能模块,整合超声处理、磁珠分离等功能,提升对复杂样品的处理能力;二是推进与人工智能的结合,通过机器学习优化分液参数,实现对不同性质液体的自适应处理;三是拓展微型化筛选平台,适配384孔、1536孔甚至更高密度的微孔板,同时探索与类器官芯片、微流控系统的联用,推动高通量药物筛选向更精准、更高效的方向发展,为生命科学研究和创新药物研发提供更强大的技术支撑。